本周共16股获10家及以上机构“买入型”评级,其中城商行龙头最受关注。
时报·数据宝统计,4月3日至7日,A股市场中64家机构合计进行了1376次评级,537家上市公司获“买入型”评级(包括买入、增持、强烈推荐、推荐)。
医药生物板块最受机构关注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医药生物板块有55只个股获评级;电子板块51只股获评级;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国防、板块获评级个股均在20只及以上。
医药生物板块中,(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赛道的、均获8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均有6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另外,、等4股均获5家机构给予积极型评级。
消息面上,2023年AACR(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大会预计于4月14日至19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举办,将有超过20家A股以及港股的企业在本次大会上披露创新品种的数据。
据统计,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市场走势较疲软,申万一级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累计涨幅4.45%,跑输3.27个百分点,特别是细分行业仅仅上涨了0.21%。
4月7日,经历长久的低迷后,以为代表的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最新,、涨超10%,、、、等涨超5%。
CRO龙头股最新收盘价较2021年11月高点379.78元,跌超60%。该股股价大跌的同时,基本面反而超预期。2022年公司营收102.55亿元,同比增长121.08%;33.02亿元,同比增长208.77%,是过去五年的净利润总和。另外,截至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11.5亿美元(含2023年已执行的订单))。
股价与基本面的背离,凸显价值所在,迎来市场的关注。近期、、、高瓴资本等顶流机构频频该股。、中航、东海证券等7家机构最新纷纷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角膜塑形镜龙头同样较2021年6月的历史高点下跌超60%。反观方面,却一直平稳增长。
2022年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12.44%;公司表示其核心产品角膜塑形镜的需求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中。2022年,公司新增合作终端200多家,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600家。今年计划在新增视光服务终端方面完成4亿元至5亿元投入。
研报认为,医药行业“政策底”特征显著,估值收缩已经结束,现阶段医药板块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再次迎来配置良机。中邮证券在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指出,医药板块分化明显,CRO已到布局之时。
城商行龙头获机构扎堆评级
个股方面,共计16股获10家及以上机构“买入型”评级。其中,城商行龙头最受关注,评级机构多达28家。
年报数据亮点突出,2022年净利润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不良贷款率仅为0.75%,是目前唯一一家连续15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
公司拟每10股派现5元(含税)。在公司上市后的2007年至2021年15年间,累计15次,分红总额225.97亿元,分红率17.37%,“现金奶牛”属性十足。
另外,公司财富管理增长亮眼。截至2022年末,个人客户AUM(资产管理规模)达到8056亿元,较年初增加1494亿元。私人客户AUM达到2174亿元,较年初增加710亿元,私人客户数17902户,较年初增加4928户。
研报称,宁波银行聚焦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的拓展,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给予“买入”评级。、、、证券等均给出积极型评级。
另外,获20家机构“买入型”评级;、、获15家及以上机构评级。
在近期调研时表示,公司一季度零售终端环比显著改善,市场信心正在恢复,二季度及以后的经营质效有望更好。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开拓61家海外及中国香港地区店铺,其中25家森马,36家巴拉巴拉。今年预计净开店200-300家。
作为国内金融IT龙头,“AI+金融”预计带来发展新机遇。中证协向下发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的6%。全面注册制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也将带来相应的IT系统更新改造需求。
万联证券研报认为,AI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有望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公司有望引领“AI+金融”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打开证券IT市场增量空间。
本周机构上调27股评级
数据宝统计,本周机构上调27股评级。、、获上调至“买入”评级;、、获上调至“买入”评级;获上调至“强烈推荐”评级。
晶圆代工厂龙头2022年营收净利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营收495.1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121.33亿元,同比增长13.04%。根据全球各纯晶圆代工企业最新公布的2022年销售额情况排名,位居全球第四,是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老大哥”。4月6日,研报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文章来源:数据宝)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我们
在线咨询